统计千行代码Bug率,有没有意义?
我的结论是:统计Bug率有意义。但是统计千行代码Bug率没有意义。
我的结论是:统计Bug率有意义。但是统计千行代码Bug率没有意义。
我们知道,在Python里面,可以使用input
获取用户的输入。例如:
但有一个问题,如果你什么都不输入,程序会永远卡在这里。有没有什么办法,可以给input
设置超时时间呢?如果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不输入,就自动使用默认值。
相信大家都知道二分搜索,在一个有序的列表中,使用二分搜索,能够以O(logN)的时间复杂度快速确定目标是不是在列表中。
相信大家都用过浏览器的翻译网页功能,例如对于下图这个英文网页:
一键翻译成中文以后是这样的:
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功能很简单,不就是字符串替换吗?那你可以试一试把下面这个HTML片段中的<p>
标签下面的英文翻译成中文。其它标签中的不要改动:
1 | <div> |
在<em>
标签中的datetime
和<span>
标签中的datetime.datetime.now()
不需要翻译。
公司有一个内部博客,大家可以在上面创建自己的账号,然后写文章在全公司分享。昨天这个内部博客开通了API,因此我准备写一个Python程序,把自己公众号文章都搬运上去。
正则表达式这个东西,强大是强大,但写出来跟个表情符号一样。自己写的表达式,过一个月来看,自己都不记得是什么意思了。比如下面这个:
1 | pattern = r"((?:\(\s*)?[A-Z]*H\d+[a-z]*(?:\s*\+\s*[A-Z]*H\d+[a-z]*)*(?:\s*[\):+])?)(.*?)(?=(?:\(\s*)?[A-Z]*H\d+[a-z]*(?:\s*\+\s*[A-Z]*H\d+[a-z]*)*(?:\s*[\):+])?(?![^\w\s])|$)" |
我们在开发Python项目的时候,经常会写一些工具函数。为了在项目里面多个.py文件中使用这个工具函数,就不得不在多个地方都导入它,非常麻烦。
相信有很多同学在写Python的时候,会使用类型标注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,同时还能帮助IDE实现自动补全。